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文章中心>健康理论>《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标准解读(上)

通知公告

    健康教育
    咨询热线:0421-2884966
    24小时值班电话:0421-2814739
    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形成
    健康行为!
    享受健康,珍爱生命。

《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标准解读(上)

发布时间:2021-05-01 点击数:496

《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标准已于2021年2月20日发布,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现将本标准的制定背景、过程以及相关卫生标准进行解读,因篇幅关系分为上、下两部分。

一、标准制定背景和过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2018年8月30日,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出台相关强制性标准,严格规范儿童青少年的教材、教辅、考试试卷、作业本、报刊及其他印刷品、出版物等的字体、纸张,以及学习用灯具等,使之有利于保护视力”。在前期工作和研究基础上,2019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法规司正式下达了《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制定工作计划,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业务指导,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牵头起草。

本标准制定工作启动后,经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和多次专家研讨,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多次征求相关行业、单位、专家和部门意见,同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本标准2021年2月20日发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留有过渡期,鼓励相关企业提前应用新标准,2022年3月1日起,本标准开始正式实施。

二、相关卫生要求解读

本标准规定了与近视防控相关的教科书、教辅材料、学习用杂志、课业簿册、考试试卷、学习用报纸、学龄前儿童学习读物,以及普通教室照明灯具、读写作业台灯和教学多媒体等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的卫生要求。适用于企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生产、制作、经营、提供的以上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

(一)关于教科书卫生要求。

1.纸张要求。

“彩色印刷的内文用纸纸张定量应不小于70.0 g/m²,单色印刷和双色印刷的内文用纸纸张定量应不小于60.0 g/m²。”

解读:定量是纸张的基本评价指标,与纸张的关键物理特性(如光学性能、电气性能、机械强度等)关系密切。特别是教科书常规用胶版纸双面印刷,在其质量及适印性评价中,定量的作用更为明显。比如,纸张定量过低常导致不透明度降低,发生透印现象,使双面字迹或图案相互错叠,干扰阅读(书写)者的视觉识别。透印是影响阅读者视觉的主要因素之一。定量还是纸张价格的重要参考指数,当前中小学教科书主要通过政府采购提供给学生,因此对定价有严格的规定。“保证教科书质量,提倡经济适用型教科书”仍是纸张选用的基本指导原则。本标准在参考国内相关标准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保护学生视力,结合目前出版印刷企业实际生产水平,对纸张定量的限值进行了规定。

“除铜版纸外,内文纸张的D65亮度应不小于55.0%,且不大于85.0%”

解读:纸张D65亮度,也称亮(白)度。纸张的亮(白)度就是纸张在D65 光源照射下测定的反射率。一般而言,纸张亮(白)度同反射率成正比,亮(白)度越高,视觉刺激越强,对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可能会产生影响。但是亮(白)度过低也会使阅读变得困难,从而影响视力。本标准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兼顾国内各类纸张的生产现状,规定了教科书纸张D65亮度值和适用范围。

2.印刷质量要求。

“对于不同色别(黄、品红、青、黑)、纸张类型(涂布纸、非涂布纸)的印刷品,印刷实地密度应不小于相应的密度值要求”

解读:印刷相对反差值是衡量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也就是实地密度和75%网点密度之差与实地密度的比值。由于教科书用纸多为胶版纸,在实际印刷过程中,中间调呈现比较稳定,所以相对反差的变量主要是实地密度。另外,为了节约成本,教科书印刷很少使用测控条,导致75%网点密度值的采集较为困难。因此,采用限定实地密度最小值的方法来确保印刷品质量较为适用。通过实地印刷密度的控制,确保印刷品的相对反差,使图文更加清晰,有层次,从而降低视疲劳产生的可能。

本标准参考了国内中小学教科书印制质量相关标准,兼顾柔版水性油墨印刷的需求,对印刷实地密度值提出了要求。考虑到本标准主要避免印迹不清对视力的影响,因此仅对印刷实地密度的下限值进行了规定。

“印刷的套印误差应不大于0.30 mm”

解读:套印误差主要用于评价两色及多色叠印时是否套印准确,套印不准会造成重影,影响学生阅读,加重视疲劳。套印偏差越小的图案和字迹,越有利于视觉保护。本标准在保护儿童视力的前提下,同时考虑国家相关印刷标准和目前我国印刷行业设备工艺水平,提出套印误差要求。

3.字体、字号、行空要求。

(1)对于正文汉字、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小学一、二年级用字的字号较大,应不小于3号字;小学三、四年级应不小于4号字;其余小学、初中、高中年级用字应不小于小4号字。

(2)对于目录、注释和拼音等辅文用字,小学阶段应不小于5号字,初中和高中阶段应不小于小5号字。

(3)对于正文汉字的字体,小学一、二年级以楷体为主;小学三、四年级由楷体逐渐过渡到宋体;其余小学、初中、高中年级以宋体为主。

(4)对于行空,小学一、二年级应不小于5.0 mm;小学三、四年级应不小于4.0 mm;其他各年级应不小于3.0 mm。

解读:印刷读物的字号、字体、行空等可影响眼调节功能,字号太小、行空太挤会增加调节负荷,导致眼调节紧张。本标准参考国内有关标准,对不同年级的字体、字号、行空分别进行了规定,以期减轻学生视疲劳的发生。

(二)关于教辅材料和学习用杂志卫生要求。

纸张、字体、字号、行空要求与教科书一致。

(三)关于课业簿册卫生要求。

1.纸张要求。

“除图画簿和毛笔书法簿外,课业簿册的内芯纸张定量应不小于65.0 g/m²;正反面平滑度均应不小于20 s;D65亮度应不小于55.0%,且不大于85.0%;D65荧光亮度不大于5.0%”

解读:课业簿册纸张定量较低的纸张容易在印刷和书写时,因纸张的不透明度较低而发生透影现象,导致双面字迹或格线相互错叠,对书写者造成视觉干扰。同时,设置适当的定量,也可以避免笔迹力度过重造成的笔迹沟壑对纸面平整性的影响,保证视觉识别和使用体验。本标准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对我国学生课业簿册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对内芯纸张定量进行了规定。

平滑度是评价纸和纸板表面凹凸程度特征的一个指标,它是指纸张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不平的程度,也是纸张粗糙程度的表示方法。课业簿册用纸应有适当的平滑度,从而保证印刷的完整度、清晰度,以及学生书写的流畅性,有利于学生的视觉识别和书写体验。此外,如平滑度不能达到一定要求,还会增加油墨用量,增加印刷成本。本标准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课业簿册内芯纸张的平滑度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课业簿册内芯用纸张D65亮度上限值进行了规定。为了避免纸张D65亮度过低影响阅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D65亮度的下限值提出了要求。

D65荧光亮度是评价纸张中荧光增白剂含量的检测指标。荧光增白剂在外界紫外光的激发下,能够发出蓝色或蓝紫色的可见光。蓝紫光与纸浆中偏黄的植物纤维反射出的本色光互补、混合后,在视觉上产生干净、整洁、亮丽的效果,从而增加纸页的视觉亮度(白度)。然而蓝紫光在所有色光中对人眼的作用功效较高,可能对用眼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纸张生产过程中添加荧光性物质,常被一些采用劣质纸张或废纸为原料的生产厂家用来遮盖纸张杂色。一般来说,纸张中的荧光物质除添加的荧光增白剂外,其来源主要还有:使用的废纸纤维原料带入荧光增白剂;在生产其他纸张产品的时候,纸机系统中可能残留的荧光增白剂。考虑到国家对循环经济的要求,结合我国各地不同课业簿册制造企业生产水平和废纸纤维回用的现状,本标准提出课业簿册内芯的D65荧光亮度应≤5.0%。

2.内芯格线尺寸规格。

“对于横线类课业簿册,除小学阶段英语练习簿册行高应不小于9.0 mm外,其他应不小于8.0 mm;对于小学阶段方格类课业簿册,除小学一年级数字练习簿册方格宽和高应各不小于5.0 mm和10.0 mm、小学一、二年级田字格练习簿册方格宽和高应不小于14.0 mm外,其他簿册宽和高均应不小于8.0 mm”

解读:课业簿册的相关特性构成了学生近距离用眼时的特定视环境。课业簿册的行高不足、留空过窄,会迫使学生书写过小字体。字体过小会造成笔迹叠挤、识别困难,使睫状肌长时间处于痉挛性收缩状态,加速视疲劳。此外,低年级学生初学写字,笔迹控制能力较差,过窄过小的格线尺寸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部分地区课业簿册生产使用现况,本标准对内芯格线尺寸规格进行了规定。

3.印刷质量。

“课业簿册的图案、文字应清晰完整,套印误差应不大于0.30 mm,没有明显污迹”

解读:该要求与国内课业簿册相关标准的规定一致,也与本标准对教科书套印误差的要求一致。